恒斋医脉再启新程

2016 年的宜昌,长江之畔的风裹挟着新时代的朝气,吹拂着这座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。就在这一年,一则消息在当地中医药界悄然传开 —— 承载着百年历史的朱恒斋一脉,正式创立宜昌朱恒斋药业有限公司,“朱恒斋” 商标亦同步完成注册。当带有 “朱恒斋” 字样的商标证书与公司营业执照整齐摆放在办公桌前时,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上面,仿佛为这份跨越世纪的医道传承,镀上了一层属于新时代的金光。
回溯往昔,朱恒斋的故事始于当阳过街楼的一间小小药铺,一贴祖传膏药、两代人的坚守,让 “恒斋堂” 的名字在百姓口中代代相传。从抗战时期救死扶伤的 “战地良药”,到改革开放后重开药铺解民疾苦,再到第二代传人接过技艺延续仁心,百余年来,这份制膏技艺始终扎根民间,以 “生机拔毒、活血化瘀” 的功效,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康。但随着时代发展,传统药铺的经营模式逐渐难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,如何让这份凝聚世代智慧的技艺走出当阳、惠及更多病患,成了传承者心中长久的期盼。
宜昌朱恒斋药业有限公司的创立,正是这份期盼的落地生根。不同于以往的小药铺,新成立的公司拥有标准化的生产车间、专业的研发团队与规范的销售体系。走进生产车间,曾经的土灶铁锅被现代化的熬制设备取代,恒温控制的锅炉精准把控着每一步的火候,无菌操作间里,工人们身着统一的工作服,按照祖传配方与现代工艺标准,有条不紊地进行草药分拣、提取、熬制、成型。但不变的是对品质的坚守 —— 每一味草药仍需人工筛选,确保药材的道地与新鲜;熬制过程中,传承者仍会定期到车间巡查,根据药香与色泽微调参数,让现代设备与古法技艺达成完美融合。
“朱恒斋” 商标的注册,更是为这份传承加上了 “保护锁”。商标设计以传统书法字体书写 “朱恒斋” 三字,旁缀简约的药草纹样,既凸显了中医药的文化底蕴,又传递出 “仁心济世” 的品牌理念。这枚小小的商标,不仅是一个标识,更是对百年技艺的认可与保护,让 “朱恒斋” 不再只是口耳相传的名字,而是拥有合法权益、可被更多人认知的品牌。注册成功那天,传承者特意将商标图案印在膏药包装上,看着印有新商标的膏药盒从生产线缓缓输出,仿佛看到了无数病患因这份良药重获健康的笑脸。
公司成立后,市场化推广的步伐也随之加快。传承者深知,市场化不是对传统的背离,而是对传承的延伸。他们一方面组织研发团队,在祖传配方的基础上,结合现代医学理论,优化膏药的剂型与使用体验 —— 将传统的黑膏药改良为更易贴敷、透气性更好的新型膏药,同时针对不同病症,研发出适用于跌打损伤、风湿骨痛、皮肤疮疡等多种类型的产品;另一方面,通过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连锁药房相结合的方式,让 “朱恒斋” 膏药走进全国更多城市。有远在千里之外的网友,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到朱恒斋膏药,使用后特意发来感谢信息:“常年受风湿痛困扰,试了很多药都没效果,没想到这贴老膏药真的管用!”
除了产品推广,公司还积极参与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。在宜昌当地的中医药博览会上,朱恒斋的展台前总是人头攒动,工作人员不仅现场展示传统制膏技艺,还免费为市民提供健康咨询与膏药试用服务。一位白发老人在试用后,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感慨:“我年轻时在当阳就用过恒斋堂的膏药,没想到现在在宜昌还能见到,这味道、这效果,一点都没变!” 这样的场景,让传承者更加坚定了 “守正创新” 的信念 —— 既要守住祖传技艺的核心,又要以创新的方式让传统医道适应新时代。
如今,宜昌朱恒斋药业有限公司已成为当地中医药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,“朱恒斋” 膏药不仅走进了更多家庭,还获得了多项中医药行业奖项。但传承者始终记得,公司创立与商标注册只是新的起点,真正的使命,是让百年仁术在新时代焕发更大生机。未来,他们计划与高校合作建立研发中心,深入研究膏药的药理机制,让传统技艺获得更多科学支撑;同时,还将开设中医药文化体验馆,让更多人了解朱恒斋的故事,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。
从当阳过街楼的药铺到宜昌的现代化企业,从口耳相传的名字到受法律保护的商标,朱恒斋的百年传承,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完成了华丽转身。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,那份 “以膏载道、济世惠民” 的初心,始终是指引品牌前行的明灯。正如公司墙上悬挂的标语所言:“百年技艺守初心,一心为民续新篇”,宜昌朱恒斋药业有限公司,正带着这份初心,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,稳步迈向更远的未来。